9月国内市场更多回归供需基本面变化,主要在于消息面十分平静,虽月中旬再度迎来中美谈判,但并未提及农产品方面、进而令国内外期货市场走势分化。下面分别描述下9月市场:
01 国内供应方面:
国内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中国8月大豆进口量为1227.9万吨,环比小幅增加5.2%,为连续第四个月创下同期纪录新高。预计9月1000万吨,10月900万吨,11月800万吨。虽国内四季度末至明年一季度进口大豆买船仍存在较大缺口,但近期原料供应仍保持宽松。且巴西大豆水分较大、国内天气暂未全部转凉,油厂高压榨节奏持续、豆粕库存继续攀升。且国内连粕期货价格震荡走弱,其核心矛盾体现在中美关税谈判的短期博弈与四季度进口大豆供应预期的错配。USDA报告对单产调降幅度未达预期形成库存利空,但美豆主产区干旱可能支撑盘面震荡偏强。叠加巴西大豆升贴水高位运行形成的进口成本支撑,但与明年一季度潜在供应缺口形成多空交织。而短期内油厂亦在偏高位成本支撑下保持挺价情绪,虽催提仍在持续,但亦不愿“随波逐流”!
02 国内需求方面:
国内自8月开始市场对于9月看涨情绪持续升温,下游饲料厂为规避风险保持积极提货、滚动补库、高库存模式,进而导致在进入9月市场行情平稳、价格明显松动情况下,饲料厂多选择消耗库存、静静观望。叠加9月16日国内发改委、农业部联席会议中进一步落实生猪产能管控工作,终端需求信心减弱,9月需求市场平淡、双节备货亦是毫无动静。
03 国外市场(CBOT大豆期货市场):
9月以来美盘多空消息对峙,美豆期价整体仍保持宽幅区间震荡。利多:美国USDA报告中下调新豆收获面积,同时新豆预售之际、中美谈判认为偏好预期,以及生物燃料方面内需提升等对美盘存在底部支撑;利空:USDA报告中继续上调美豆单产,且新豆收割开始、供应压力逐步体现,以及中方暂未有明显买船动作,盘中进一步走强空间有限。另外,当前美豆优良率降至63%反映作物生长压力,但干燥天气加速成熟收割形成供应增量预期。后续还需等待中美谈判消息落地。
后市预测:高压榨量下库存持续积累与双节备货乏力,旺季不旺特征显著。不过美豆缺口预期暂时没有证伪,饲料需求的走弱对远月有所影响,但近月生猪仍然处于高存栏高均重状态,支撑豆粕刚需。预计短期内豆粕现货市场或维持区间调整。
来源于百川盈孚
Copyright © 2010 secaide.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SEO培训 上海应广实业有限公司 10021801号 沪ICP备16018036号-1 沪(宝)应急管危经许[2021]200463